心理学研究 | 打开通往寂寥星辰的大门
2021年03月22日
东田直树
一位患有重度自闭症的日本男孩
曾在十三岁时写过一本书
名为:《我想飞进天空》
书中他多次提到
“我也很想、我在努力”
“但我很难做到”
“请不要放弃我们!”
刘芳老师及她的团队
并没有向困难屈服
他们一步一步寻方设法
去引导这些星星
希望她们不仅能在自己的世界
独自闪烁
也能为身边人带去一些光亮
人物介绍
刘芳老师
雷丁大学心理与临床语言科学学院副教授, 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获得语言学学士和硕士学位,于芝加哥大学获得统计学硕士学位及语言博士学位。
研究介绍
该推文的内容主要为刘芳老师的团队对自闭症儿童进行的理论及临床研究。
此项研究起源于由先天性失音症及自闭症儿童谱系障碍而得到的启示,目的为解析音乐与语言的音高代码。
ERC
该项目通过ERC Starting Grant方案获得欧盟研究理事会的资助,为期六年,数额高达 €1,488,814。
ERC,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的缩写,是欧盟新成立的研究基金组织,用以支持基础研究,为世界各地的优秀科研人员、各学科的创新想法提供资助。
“启动经费”专项奖金由ERC于2008年开始颁发。任何研究者不论国籍,只要所从事的研究挂靠在欧洲研究机构,即可申请,奖金最终获得者以同行评审方式评选产生。
研究内容
大家是否听说过先天性失音症?
日常用语中经常出现的五音不全便是失音症表现的一种。
先天性失音症(Congenital Amusia)
先天性失音症是一种音乐障碍,主要表现为音调处理方面的缺陷,同时也包含音乐记忆和识别功能。但是,对语言的音高加工却没有严重问题。
自闭症(Autism)
自闭症为一种神经发展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互动障碍,社交言语交流困难,以及重复与刻板的行为及兴趣等症状。一些自闭症儿童对音乐的加工能力很高,但语言的加工能力却有所缺陷。
在此雷丁心理学
与临床语言科学学院的科研团队
提出了一个特别有趣的观点
将这两种症状联系到了一起
✧ 我们是否能取长补短、相互利用,通过音乐来提高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或是通过语言的加工来提升先天性失音症儿童的音调的处理?除此之外并通过对这两个人群的研究,解析语言和音乐的音高是如何正常加工,编码。
✧ 通过脑电图实验,分析障碍是早期/后期出现。
✧ 对比声调语言,非声调语言人群是否有所不同。
(例:汉语与英语)
对雷丁大学自闭症研究所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官网查看更加详细的信息。
官网:http://research.reading.ac.uk/caasd-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