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雷丁大学的故事|气象学本科就读体验
2022年08月31日
雷丁大学的气象系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长期位于欧洲第一的位置,在CWUR排行榜上位列全球第二,ARWU排名中位列全球第六。我们也曾出过介绍气象系专业的推文:【负责全欧洲的天气预报,这个世界Top2专业全英只在雷丁!】
那么在欧洲第一的气象系读本科到底是什么体验呢?感兴趣的同学来看一看今年气象系本科毕业生的就读体验吧~
写在前面
和许多参加A-level考试进入英国本科学习的同学不同,我在2017年参加了全国高考,并在国内完成了大气科学专业大一和大二的课程。因为觉得自己和国内的教育不太合拍,我在两年后选择退学,申请到了雷丁大学的气象学(BSc Meteorology and Climate),并在这里从大一开始重新学习。
起初申请这里是因为国内的老师都向我推荐说雷丁大学是欧洲学气象最好的学校,自己其实并没有事先了解太多。但好在雷丁大学完全没有让我失望,并且给了我超乎预期的三年。它给了我非常多美好的记忆、好朋友、好老师、好成绩,它给从未有过留学经历和全英教学经验的我太多的包容和成长的机会,给我以后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撑,我也在今年收获了一等学位(加权均分70分以上)和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生offer,为我在这里的三年学习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初到雷丁
时间倒回到三年前的2019年9月18日,我第一次来到英国。比起不安和害怕,我更多的情绪其实是对新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因为之前从未有过独自在异国生活的经历,所以我很希望自己可以做到独立生活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更好地掌握英语并顺利完成学业,而雷丁大学给初来乍到的我提供了实现这一切的条件。
在开学前的暑假,学院就给每个学生分配了senior mentor(同专业高年级的师兄师姐)帮助解答我们所有的疑问,不管是课程选择还是生活上的问题。我也是在开学前就从我的 mentor 那里得知我这一届的只有我一个中国学生,当时还是挺惶恐不安的,但事实上这三年大家都非常友好互助。对于气象学这种冷门学科来说,我们班每一年都只有十个人左右,也因为这样的环境,原本不敢开口讲英语的我也意外地收获了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好朋友。
从宿舍的申请到雷丁当地的生活指南,学校也有很全面的介绍和帮助,我们的大学公众号每年也都会更新很多相关的新生手册,大家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在新生群里积极提问。下面附上部分往期干货推文,有兴趣的同学们可以点击图片查看推文内容。
干货来啦!新老生必看的开学注册指南
校内宿舍没申上?我们带来了几个校外选择!

必备指南|雷丁大学宿舍超超超详细攻略来啦!

【注册之后,开学之前】一篇全!附带新生群热点回答
速来!雷丁最强极简巴士省钱攻略!
雷丁生活指南|小镇超市攻略
学习体验
比起生活上的便利,雷丁大学在学习方面也给了我很好的体验感。学校会给每个学生分配一个导师,负责定期关注我们的状态。因为气象学院的学生很少,我的导师只带我一个学生。在这三年里的每一个学期,我的导师都会找我聊天,关心我在学习、生活上遇到的问题,甚至具体到关心我每一门课程的就读体验,对我的遇到难题他会非常耐心地帮我寻求帮助,询问我以后想要的发展,这给了一开始还非常不适应英语教学的我很大的帮助。
我的专业课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有作业,很多课程前几周的作业不计入成绩(但老师会提供feedback),我们有时间去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在这些问题对学位造成真正影响前解决它们。因为大部分作业都会以一定的比例算入总成绩,这样的方式会让平时的课业压力比较大,但是也让我从学期一开始就能够很好地进入学习状态,也能让期末考试的压力小一些。
还有一点我很喜欢的是,雷丁大学在校园内设置了很多自习室供学生们自习,并且学校图书馆24小时开放。

气象系学习感受
气象学的很多课程都是环环相扣,很多大一的知识可以给大二和大三的课程提供帮助,大二在某节课中偶然记住的知识点也可以意外地在大三的期末考中帮到我。
比如大一的必修课 Calculus; Linear Algebra 和大二的必修课 Differential Equations 中的知识点在大三的所有涉及计算的课程中都会有所运用。大三的必修课 Boundary Layer Meteorology 里也要用到一些大二的 Surface Energy Exchange 里的知识点。很多时候老师并不会重复地讲往年的知识点,所以需要自己在每一年的课程中都记好笔记、掌握好重点。值得一提的是大三有一门必修课叫 General Studies, 这门课并没有课件,也没有固定的讲师,学生们只需要每个星期参加一次研讨会,听每一周的天气热点和一些天气方面的知识,期末的考试也不会有复习的提纲。用我导师的话说这门课不需要复习,只需要运用到我们通过这三年的学习下来积淀出的“常识”来通过期末考试。这样的学习任务的确是非常繁重,但是回过头来我发现,这三年里听过的lectures、完成的problem sheets 是真的成为了我自己的知识,而不再像是曾经的考完就忘的限定知识了。
除了普通的 lecture + 做题的课程以外,气象学还有很多有趣的课程。比如大一的 Skills for Environmental Science 的课程需要我们分组完成三个小实验,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这辈子都没遇到过的英语单词,还蛮有成就感...... 大二的 Atmospheric Analogues 里我们也独立完成了很多包括计算鸭子的游泳速度这样有趣的实验。
雷丁大学气象系还拥有一个非常酷的气象观测场,位于 Bridges Hall 附近。大二春季的课程 Surface Energy Exchange 就需要利用这个观测场的观测数据来写一份论文报告,在报告的结尾还需要画一份观测场的平面图,来分析各个检测仪的位置对每个数据的影响。像这样的课程能够一下子拉近学生和专业知识的距离,曾经在 lecture 里复杂的知识点和定律在现实中竟有着很准确的印证。


写在最后
不知不觉我已经完成了所有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论文,一转眼我在气象系的三年就结束了,我对这个校园有着无尽的不舍和感恩。它帮助我从不敢开口讲英语到能够交许多外国朋友并不再因为英语而感到不自信;帮助我从从未离家超过一个月到自己买菜、做饭、找房子、独立生活了三年;帮助我从大一刚入学连 polynomial 都需要词典翻译到不需要借助翻译就能自己写出80分的实验报告;帮助我从曾经那个没有勇气留学、不敢踏出舒适圈的自己成长为愿意给大家讲述自己的故事鼓励大家一起进步的自己。
很感激三年前的自己选择了雷丁大学气象系,也感谢雷丁大学气象系成就了一个更好的自己。
Alumni's Talks
🚀校友返航计划
“这个世界需要帮助,加入一所正试图为此做点什么的大学。”——这是雷丁大学2022年的口号。
我们挖出来的宝藏校友们:
另外,我们正在寻找愿意接受采访的校友。不论年龄和毕业年,如果你在职场学业上小有所成,或者自诩有趣的灵魂,干过一些特好玩儿的事想分享给后辈,都可以通过公众号后台联系我们。
🚀 一起返航雷丁,降落在白骑士校区的大草坪上。